陇韵碱蓬火支教队走进庆阳市开启支教活动
青春不以山海远·支教生活
总书记曾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大连理工大学陇韵碱蓬火支教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负当代大学生使命,走进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紫坊畔乡九年制学校开始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希望能用爱和温暖,与孩子们共同书写一段夏日记忆,搭建起孩子们与外界联系的逐梦桥梁。
2023年7月22日,支教队到达学校开始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7月22日,在紫坊畔乡政府领导的组织下,开展了开幕仪式。为当地的同学们介绍老师们的基本情况,并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用朴实的话语向同学们传递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用殷切的嘱托向同学们传递了学习时的注意事项。之后,支教团队长李亚南同学开始在同学们面前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和我们陇韵碱蓬火支教团队,并对学生们的支教学习做了恳切的要求,表达了对紫坊畔乡领导对我们支教工作支持的深深感谢。
7月22日下午开始正式的支教课程,此次的支教课程分为两大类——专业课程和兴趣课程。专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兴趣课程包括心肺复苏、手工、德语、音乐、地理、心理等课程。通过支教团成员和孩子们的前期沟通,我们发现孩子们普遍英语口语比较薄弱。于是支教团教研组深思熟虑,在英语课的基础上展开英语特色教学。为同学们设计自然拼读法的早读学习和英语外教的线上交流学习,并且安排英语专业的同学给孩子们分享英语学习的方法。
早上初阳时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到下午落日时孩子们的一句句老师辛苦了,是我们这十天日复一日的最好写照。他们说他们没走出过这里,于是我们用心帮助他们刻画外面的世界。曾经我们在来之前写下密密麻麻的教案,想着传递给他们多少知识。后来,很多的知识都化成一次次交心和一次次引领。我们想告诉他们的不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们说他们想要走出这里,我们不信他们走不出去。
以实践诠释担当·四校同心振乡
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振兴乡村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乡村教育则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支点。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乡村教育发展探求更多可能,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四个支教实践团队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紫坊畔乡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分享活动,旨在促进当地乡村教育发展,共同探讨教育振兴的新路径。
7月29日,四校支教团队齐聚,举行了联合调研开幕式。众人共同庄严宣誓,将为甘肃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优秀的支教传统,为学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石。接下来,支教团指导老师黄维给团队本次同心振乡活动提出相关建议和注意事项。实践团队深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紫坊畔乡乡政府,认真调研当地教育现状和需求。他们积极与乡村教师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四校团队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贡献自己的智慧。
7月31日和8月1日,团队分别前往庆阳市华池县紫坊畔乡九年制学校和庆阳市乡村振兴局,开展乡村学生调研活动。通过与乡村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学子们深刻感受到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也加深了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将会将这份情怀化作行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教育的公平与进步。西部教育调研环节更是为整个活动锦上添花。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的领导与四校学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未来目标。双方交流了对教育振兴的思考,凝聚了共建教育美好未来的共识。
研讨会的最后,四校联合支教团队举行了调研总结会。他们在线上回顾了这段时间的调研与实践成果,并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会议表示,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以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教育,可以提高乡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保持联系,共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大学生实践团们促进乡村教育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推动乡村教育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农村学生拥有深厚文化自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更多英才。
这次四校联合研讨展现了大学生们积极关注社会发展、热心支教公益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年轻的心灵将继续绽放光芒,为教育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重温革命故地·南梁纪念馆参观
八一建军节前期,大连理工大学组织的陇韵碱蓬火支教团队在支教过程中前往甘肃省南梁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员结合支教实践经历,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以此来铭记我党建军的光辉革命进程。
总书记曾在建军90周年大会上讲话:“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革命基地作为人民军队的基点,是延续红色血脉,接续红色记忆的革命瑰宝。南梁革命基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南梁镇,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基地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交界处子午岭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南梁。
成员们在听完讲解员讲述后了解到正是因为以刘志丹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北地区创造性地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南梁革命根据地才得以诞生。
陇韵碱蓬火团队成员们借着八一建军节的时间节点,重温了南梁革命基地的历史场景,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初期的艰苦环境和英勇的奋斗历程。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历史陈列馆、纪念碑等重要场所,深刻体会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时,成员们站在碑下仰望,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愈加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成员们不禁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久久伫立,向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成员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陈列馆,参观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迹,例如抗日战争期间红军使用过的武器、衣物,革命先烈的照片等。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先辈们建设南梁革命基地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望着每一件文物,我们仿佛能听到数十年前先辈们激昂的呐喊响彻在炮火声中,久久不绝;仿佛能看到他们伟岸的身躯伫立在弥漫的硝烟里,岿然不动。
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时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教育部长的毛主席,也在黄土高原的广袤大地上,播撒下教育的种子。“文化课就是实际的一部分”毛主席在写给林彪的信中如是说,以毛主席为首的无数先烈对教育的期望让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我们作为深入黄土高原支教团队的一员,肩负着无数先辈们赋予我们的使命。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成员们必将尽己所能,将教育的种子深耕在这片浸染着红色信仰和希望的土地上。
团队成员通过这次参观不仅丰富了知识,也了解了南梁游击队的光辉历史。这次实践激励了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实践团成员们站在历史新旧的交汇点上,仰望革命先辈的一座座历史丰碑。无数革命伟人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寻找革命的出路,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坚守革命的理想。此刻,我们站在无数先烈伫立过的地方,凝望着最初的凝望。千百年前夹杂着炮火声的呼喊与新时代的号角谱成协奏曲。
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所有信仰在此刻汇聚成五角星闪耀的光芒,照亮每位青年前行的道路。我们必将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2023年的夏天阳光透彻,蝉声响亮,十五个灵魂汇聚在一起,一同点亮孩子们的世界。临别时,我们留下了对孩子的祝福和期许。希望有缘再会时,彼此都变成更好的自己。千山万水,总有一别,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队员都能够永葆初心,永远不停下自己志愿服务的脚步,践行使命,将带着对孩子们的爱心一直走下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梦想加油!(刘畅 谭可艺 陈可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