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里“研究垃圾”:水杉兴农小队大凉山垃圾回收调研
我们在这里“研究垃圾”:水杉兴农小队大凉山垃圾回收调研
当一二线城市的垃圾分类成为常态时,农村的垃圾回收与处理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七月酷暑之际,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兴农小队来到四川大凉山针对垃圾处理不恰当的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
初遇凉山,发现“垃圾处理”弊端
本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通过调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凉山的村民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探索便民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2022年是凉山州成立70周年,70年间,凉山州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展开,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
10年前厨余垃圾占比较大,当地人民会利用自然降解、生物圈的循环处理这些垃圾,而10年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塑料垃圾增多,很难通过自然环境去降解,当地人民会选择累计焚烧、填埋,有些居民甚至直接乱丢垃圾,米易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的雅砻江中漂浮着各种垃圾,触目惊心。
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前往四川大凉山进行调研,寻找合理便民的方法处理在山上产生的垃圾。
走进凉山,钻研“垃圾处理”难题
(一)垃圾处理方式
全队分成5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村落陆陆续续展开调研,取得信息主要有:大凉山当地的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即焚烧(占据绝大部分)、填埋、丢弃、统一运送到固定的垃圾回收站(之前有过这种垃圾处理方式但近两年很少见到专门运送垃圾的车辆)。
1.焚烧,每家每户有一个专门焚烧垃圾的箱子,每次等这个箱子满之后或者是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就会进行焚烧;
2.填埋,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焚烧的垃圾,村民们会自己填埋到地底之下;
3.丢弃,村民家里的厨余垃圾或者是每天的剩饭剩菜,选择直接倒在草丛里给家养的鸡当做食物的情况居多;
4.固定的垃圾回收站,在镇上或者离镇上距离近的村庄会有垃圾车来收,但对于距离镇上十分远的村子来说,只能选择前三种垃圾处理方式。
图为当地村民将一天的垃圾放入垃圾回收车
图为当地某垃圾焚烧地
在当地,由于特殊的山区地形,焚烧垃圾只能在7-12月进行,为了防范山火,1-6月禁烟,无法焚烧垃圾,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家会选择直接把垃圾倒进沟里,尤其是厨余垃圾。
(二)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前期的小组调研、全组人员的讨论之下,对于当地的垃圾处理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当地的政府部门对于垃圾处理的方式缺乏重视程度,搜集到的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有焚烧、填埋、丢弃及运送到垃圾回收站,从环境保护的层面上只有运送到垃圾回收站是不会产生较大的负影响,但在当地,村民们无法找到足够数量的垃圾回收站及回收车。国家政府部门对于此种情况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
2.村民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他们处理垃圾的主要的、默认的方式就是焚烧、填埋和丢弃,他们对于这三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对于环境的影响及其他隐患是没有清晰的认识的。当地村民没有足够大的知识面,他们不会对于约定俗成的东西有所怀疑。
深入凉山,共创“绿水青山”美好家园
受以上各种因素影响,大凉山的垃圾处理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长远来看,意识问题是重中之重,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当地孩子们以及当地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引起重视,改善垃圾收集、运转、及处理模式。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
1.开展垃圾处理教育活动
在当地开展的保护环境理论教育课以及捡垃圾活动课,通过理论教育课告诉他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垃圾分类以及保护环境的观念。将孩子们分成两队,分别由两名志愿者带队,设置了竞赛评比的机制激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捡起地上的垃圾。
当地居民看到之后也都大为赞叹,纷纷对该行为表示支持,辐射范围从学生扩大到了整个村子,当天下午一共捡了七八个大麻袋的垃圾,为了让孩子们认可自己的行为,在结束时给他们每人买了支雪糕,激励他们以后看到垃圾时,也能主动弯腰捡起。
2.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互联网时代,大家应该利用好手机短视频这些传媒手段,在短视频平台多发布一些关于保护环境以及垃圾分类的内容,短视频平台也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引导用户多发布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普及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当地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张贴广告标语
可以在当地拉横幅,张贴广告标语,设置小路牌等提醒村民们不随手丢垃圾,正确处理垃圾等等。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捡垃圾
(二)改善垃圾收集、运转、处理模式
凉山的垃圾处理难就难在“山”,山里交通不便,很少会有垃圾车出现,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垃圾处理的行为,一步步改善焚烧填埋等危害环境的垃圾处理方式。
1.乡镇政府建立垃圾中转站做集中管理
针对垃圾车不好进山深入到各个聚居地的问题,乡镇政府可以商量建造垃圾中转站,选址尽量能够联系到各个居民点,一来,避免了垃圾直接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来,垃圾中转压缩大大缩减了运输成本,也避免了垃圾运送过程中垃圾乱飞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来,中转站的正常运行必然需要进行转运的工人,可招募当地人进行垃圾转运,给予工资,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与发展。
2.村规民约共同治理、招募保洁人员
像城市拥有环卫工人一样,山里也可以招募保洁人员,维护绿水青山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就业的发展。当地村委会也可以出台相关约定,大力倡导村民们爱护环境,少“生产”垃圾,不乱丢垃圾,采用有奖竞捡的方式定期安排“捡垃圾”活动。
3.相关政府予以重视,多安排垃圾车进大山
山里垃圾不好处理的极大一部分原因正是交通问题,很少有垃圾车愿意过去,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引导,为了不给居民随意处理垃圾的机会,应定期安排垃圾车进大山并尽量增加垃圾车进大山的频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