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槟榔,看湖南人的待客之道
槟榔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有书籍记载的槟榔历史大概有千年之远。而槟榔在古代就已经被作为一种接待宾客的果品了,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一书有记载:“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凡是结交贵族宾客,必先呈上槟榔,来表达对贵客的重视和欢迎,可见在当时用槟榔待客是一种尊客礼节。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槟榔文化也走进了现代生活,尤其在湖南地区,“以槟榔为礼”的风俗至今依然流行。“吊吊手,街上走,买槟榔,交朋友。”“拜年不敢当,进来吃槟榔。”这些湖南当地有名的诗歌、民谣都生动地反映了湖南槟榔衍生出来的社交文化。
槟榔可以说是湖南人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不管是婚嫁宴请、人情交往,还是休闲娱乐,都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外出谈生意之时,湖南人也会送上包装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槟榔礼盒,将情怀、礼节与价值都浓缩在这份独具湖湘特色的礼品中,赠予对方,不仅有面子,也不会落了礼节。
此外,槟榔作为 " 吉祥果 ",还有着 " 吉祥如意 " 的美好寓意,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在湖南,大年初一 " 开财门 " 后,遇到登门拜年的客人时,主人总会递上两颗包裹着红纸的桂子槟榔,称 " 敬献元宝,恭喜发财 " ,以此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长沙新年竹枝词》有记载:" 普通待客有茶盒,七星盘子摆一桌。外加青果与槟榔,元宝更有蛋波波。"也是对湖南人以槟榔待客风俗的记载。
社交待客、贺年祝福……,槟榔在湖南民俗文化中的 " 出场率 " 之高足以见得其重要地位,而独具特色的槟榔习俗也于 2016 年入选了湖南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过时间的陈酿,湖南槟榔文化的价值愈发厚重弥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