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需久久为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薇娅们”
“如果没有互联网,美国也许还是今天的美国,但是中国肯定不是今天的中国。”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激荡三十年》里这样写道。中国互联网公益的跃进,无疑为其提供了最完美的佐证。
1999年,公益捐赠法成功立法,自此中国公益从蹒跚起步进入有法可依的全面推进时代;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互联网捐赠开始兴起;2016年9月,我国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2017年,互联网慈善进入监管元年……
眼下,互联网公益正成为我国全民公益的一个重要渠道。它除了打破传统公益在人群、时空等维度的局限性,让公益成为一件人人都可以参与、随时都可以参与的事情,在形式及方式上也渐趋多元化。
以直播电商行业为例,薇娅作为第一个把公益搬进直播间的主播,曾首提“以买代捐”的公益模式,帮助地方特色农产品打造出一条农货上行的有效通道,鼓励粉丝购买农产品,助力贫困地区的优质农货形成品牌效应。
一方面,购买即助农、消费即慈善,降低了参与门槛,有效调动了社会的爱心和热情,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间直连海量的消费者,快速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去往贫困地区公益助农的过程,也是在引导农民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品牌意识、提高市场嗅觉的过程,达到“授人以渔”的公益目标。
随着直播电商的经济贡献与日俱增,在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践行社会价值方面,人们对此期待值也在逐渐提升。除了推动零售业变革、助力消费升级、拉动就业,也大大拓宽了公益的广度、深度及丰富度,让“需要”与“被需要”方,通过一部手机实现精准、快速触达,营造出创新、可持续的公益生态。
而薇娅在公益参与形式上的探索,现在来看其实依旧有值得借鉴与探讨的价值。除了物资捐赠、经济援助、公益助农、产业扶持等,薇娅曾借助直播间内容、受众等多元化的特殊属性,积极提升公益形式的丰富度。
无论是开启“全网首次直播间电影路演”,在直播间卖票,以流量杠杆撬动文娱需求复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还是在直播间卖出史上首单火箭,打开了直播间文化知识科普的窗口;抑或是疫情期间,武汉解封后第一时间抵达当地开展公益直播,助力复工复产……
公益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而公益慈善需久久为功,公益参与也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薇娅们”探索直播电商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创新,不断推动商业向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