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稻香村事故频发引热议,应该警示与反思
近日,浙江金华一男子网购近60份稻香村月饼给员工发福利,食用时发现部分发霉变质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从发布视频可以看出,该男子网购的月饼为河北稻香村,事件当事人在食用时发现部分发霉变质,怀疑用僵尸月饼,并通知员工立刻停止食用。
关于这批月饼的采购来源,据事件当事人回应:“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目前品牌商要求我们逐个的进行核对,这个月饼已经发给员工了。”并表示:“不是旗舰店。他们的授权店铺,月饼是工厂直发的。买了很多,接近60盒。我开了两盒,都是发霉的,一个已经吃了,但是拍了图片。一个就是上面的拆封视频。”
与此同时,一则记者探访稻香村河北食品总部基地的新闻持续发酵,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据了解,有投诉者称,在河北稻香村打工期间,遭遇拖欠克扣工资、上班严重超时、生产环境脏乱差等系列问题,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进入该公司,发现公司经营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中秋节前,记者从网上查询招聘河北稻香村公司总部电话后,和同乡前往该公司鹿泉厂区应聘,入职后新员工不培训,也不要健康证,记者发现在生产车间没要求员工必须带口罩和手套,这无疑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记者还了解到,河北稻香村用工并不跟应聘者直接签务工合同,厂区务工人员每天工作长达11.5小时,也没有节假日休息或另加薪一说。对于河北稻香村克扣拖欠工资一事,记者采访到魏某某,他表示,因为不按时发工资,8月8日早上,大家集体罢工讨要说法。同时,记者采访到今年17岁的邵某某、16岁的王某某,他们趁着暑假想打工挣钱,在老板娘介绍下,没有办手续就进场上班了,厂里跟他们一样年纪的有七、八个。据知情人透露,厂里雇佣未成年人务工主要原因是太缺人了。
这两则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新闻,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北稻香村事件为大家敲响了食品安全和公司经营管理的警钟。
据悉,作为糕点界的金字招牌,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北京、天津、江浙一带等地都出现过名为“稻香村”的店铺,大都是姑苏人士分赴各地为谋生而开,从此南店北开,南味北传。苏式糕点制作技艺也因此被同行学习借鉴,很多产品也成为了中式糕点的代表作。而河北稻香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有糕点师傅在石家庄火车站西旁,中山路繁华的商业街上,开办了一家名为“石家庄稻香村食品店”开业,这就是河北稻香村的前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