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助力“第一金矿”场景数字化,让“有色”更出色
海拔超5400米的雪域高原上,智能地磅系统正在自动过磅;配电室里,工业听诊设备正在听“音”识别异常;打开一张安全“一张图”,各生产单元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有着中国“第一金矿”之称的紫金矿业集团,在地勘、采矿、选矿、冶金、环保等全链路生产环节与海康威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
“采”、“选”环节数字化
在紫金山铜金矿,海康威视智能物联技术助力打造AR实景地图,生产实时画面、车辆驶入驶出、安全作业管理、尾矿库传感采集等各类安全生产数据一目了然。集控中心通过安全“一张图”统筹管理各生产单元,实现联动协同、智慧管控,保障一线生产安全运行。
西藏巨龙铜矿位于海拔超过5400米,含氧量仅为14%的雪域高原,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高原反应和高原常见病等问题困扰着驻扎的管理施工人员,如何借助智能设备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海康威视双光谱重载云台、激光重载云台、黑光摄像机等设备,管理人员在集控中心就可以实时掌握现场采选情况,实现远程监管。在生产现场,通过车牌识别、检测计量等智能设备打造智能地磅系统,实现过磅全流程无人值守。通过矿区车辆测速系统,有效遏制超速等违规行为发生,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在塞尔维亚博尔铜矿,海康威视也助力打造了可视化统一管理平台和现代化集控中心,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冶炼加工环节数字化
在紫金铜业,视频AI检测已覆盖从货物运输环节火车编号识别,到生产车间电解槽温度检测预警、设备巡检,以及天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等多个环节,通过实时智能分析、风险及时预警等,大幅提升安全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助力减少安全生产风险,以智能物联赋能安全监管升级。
在紫金铜箔生产车间里,一台台AGV机器人有序工作着,与生产产线无缝融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配电室里,工业听诊设备通过音频算法实时检测设备状态,识别异常噪声,同时通过智能网关将危险源数据接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打破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实现了统一管理。
园区里,车辆管理系统、全场景数字化考勤系统、食堂消费系统等智能应用,服务于园区日常管理,有效提升了园区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环保环节数字化
在环保环节,位于排污口的智能物联设备,能够辅助污染源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在线监测,助力紫金矿业全面推进绿色高质量生态矿山发展。
紫金矿业集团信息总监、紫金智信总经理董文生表示,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推动着行业向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转型。紫金矿业联合海康威视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智能物联技术手段来优化业务流程,打造“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实现降本增效和安全生产,推动集团全球化的高效运作。
数智化既是矿企自身需求,也是行业发展大势。紫金矿业已从单一可视化手段,到生产、园区的各个场景物联信息全面感知、数据汇集分析、统一管理,这是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演进的一个缩影。在数字化的浪潮之下,海康威视将持续在OT(运营技术)领域进行持续创新,为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众多的场景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