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子确诊肺疾晚期,医生警示:肺部健康远离烟草是关键!
“你还是去大医院做个肺部全面检查吧!”
郭先生今年35岁,在县上的医院检查中无法确定患病情况,随即在省人民医院检查中做增强CT全面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大片阴影,医生建议做支气管镜来做病理分析。结果一出是肺疾晚期,而且伴有骨转移迹象。
医生在详细了解郭先生的情况后了解到,郭先生从19岁起便开始吸烟,随着年岁增长,压力之下烟瘾也愈发沉重,两天一包烟几乎成了日常。但是吸烟对人体的伤害,远比大家通常所说的要深远得多。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健康,导致肺部疾病,甚至肺癌。
吸烟在我国已成为导致多种肺部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肺炎、慢阻肺(COPD)以及肺癌尤为突出。长期吸烟会严重损害肺部组织,使肺部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患肺炎的风险。
大家知道因为吸烟导致的肺部疾病在我国有多少吗?
据不完全统计,吸烟已成为导致肺部疾病的首要因素,肺部疾病在发病初期往往具有较高的可控性,然而,长期吸烟者的肺部面临危险。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在肺部逐渐积累,长期、持续地对肺细胞进行刺激,这种慢性的毒性作用极易引发肺细胞基因突变,最终可能诱发肺癌的发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的著名专家周清华教授强调,我国肺癌病例中,约70%可归因于吸烟。倡导全民戒烟,减少烟草消费,对于降低肺癌发病率、保障人民肺部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Respiratory Research》的文章研究通过实验说明问题,研究纳入了全国16832名肺部疾病患者,这些患者在诊断时吸烟少于30包年。根据健康检查数据中吸烟习惯的变化,吸烟者被分为三组:戒烟者、减少者和持续者。主要判断的是肺癌发生的风险,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估计。
在4年的随访期间,持续吸烟者的累积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减少吸烟者和戒烟者。与持续吸烟者相比,减少吸烟者(调整HR 0.74, 95% CI: 0.56-0.98)和戒烟者(调整HR 0.78, 95% CI: 0.64-0.96)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
研究显示,随着吸烟量的减少,肺癌的发病率也会相应下降(线性P < 0.01)。对于吸烟量少于30包年的人来说,减少吸烟或戒烟可以有效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不难得出,不想患肺病,戒烟是最低成本的健康方式!
诚然,对于许多长期吸烟者而言,烟草的依赖已深深植根于生活习惯,戒烟之路充满了挑战与不易。正如俗语所说,“劝人戒烟,如断人手足”,然而,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探索多种策略来减轻烟草对肺部的伤害。
每天控制吸烟数量是值得考虑的方案。刚开始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如每日减少一定数量的吸烟次数或烟支,并持之以恒地执行来实现。同时,辅助使用护肺产品也是减轻肺部负担的重要手段。这类产品通常富含抗氧化剂、抗炎成分及润肺物质,能够有效中和吸烟产生的自由基,减少肺部炎症,促进肺部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例如美国护肺新科技“SCEP圣希普”,里面的草本植物提取物(如槲皮素、猫爪草等等)能够保护并修护肺部免受烟草毒素的侵害。
在探索减轻烟草危害的旅途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通过减少吸烟数量还是辅助使用护肺产品,都是向健康迈出的积极步伐。尽管戒烟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每一步的坚持都是对自我健康的珍视与承诺。“SCEP圣希普”等护肺新科技的涌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健康选择。然而,我们仍需铭记,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产品如何创新,最根本的解决方案仍然是戒烟。
戒烟不仅是对肺部健康的直接保护,更是对全身健康的长远投资。它让我们摆脱烟草的束缚,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享受更加清新、自由的呼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