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命运枷锁 开出烂漫山花
打破命运枷锁 开出烂漫山花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深情叙述了张校长在云南丽江华坪创立女高的艰辛历程,以及她如何以无尽的爱与努力为山区教育带来希望与变革的故事,展现了非凡的励志精神。这部剧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现实中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基层女性教育缺位相关的一系列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深思。
跟随张校长(宋佳饰)的视角,大山里的贫困伴随着严重的重男轻女风气。在那里,女孩从一出生就是不被期待的“赔钱货”,那些穷得叮当响的家里,被牺牲的大多数是女孩。她们长到十三四岁就早早嫁人,就算已经生了四五个孩子,只要没有生下男孩就要继续受孕,直至诞下为家里传宗接代的男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男尊女卑” 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传统农耕社会中,男性在体力劳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被视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这种经济分工模式使得父母更倾向于对男孩进行投资,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支撑家庭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和社会结构。封建礼教的长期束缚也将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剥夺了女性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些贫困地区不仅存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类糟粕思想,将女儿视为无法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的“外人”,更是错误的解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不愿意在女孩的教育上投入资源。
然而,从《山花烂漫时》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对女性命运走向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便是主人公之一谷雨考上大学离家之时与因嫁人辍学的“疯女”两人对视而又擦身而过的镜头。从此,她们的人生也走向不同的方向。
创办免费女高的路并不平坦,为什么张校长却如此执着?
因为她看到,学校里少得可怜的女孩数量,课堂里突然辍学的“消失的她”,十几岁就被几万块彩礼买断人生的她们……只因为是女孩,就已经无权选择自己的人生。为这一切深深痛心的张老师明白,只有教育才能“救”她们。所以,免费女高必须办!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随着女孩们稚嫩又坚定的声音,张校长将1800余名女孩送出了大山,如今她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军人,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律师……她们不再因是女孩就被埋葬在大山里,她们因为是女孩而更用力飞往广阔的天地!
生在大山里,前路不是注定暗淡的。教育,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可以让女子不再成为依附他人的藤蔓,可以选择她们自己想要的人生。张桂梅校长说:“如果说我有什么憧憬,那肯定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所期待,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前进的动力,那一定是党和人民……”
在《山花烂漫时》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无数女孩如顽强绽放的山花一般,努力冲破命运的藩篱。她们的故事,是对教育力量的生动诠释。教育,对女性而言,是点亮黑暗的火炬,是开启希望之门的钥匙。她们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让社会公平的天平朝着更平衡的方向倾斜一点。当每一朵“山花”都有机会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烂漫盛开时,我们的社会将真正成为一片充满生机与公平的花园,进步的芬芳将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投稿人:郭雨蝶
联系方式:138722413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