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太安医院|肺结节手术前必看:良性到肺癌过程,治疗方式选择太重要了!
在体检报告越来越详细的今天,肺结节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就像一颗埋在肺部的 “不定时炸弹”,让许多人忧心忡忡。在上海太安医院中医门诊,就经常有患者拿着报告来问:
医生说我的肺结节考虑良性,还会恶变吗?
肺结节的恶变信号有哪些?会不会突然变癌?
哪些原因会让良性肺结节变成恶性?
我们知道,良性肺结节一般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原本可能无害的肺结节是如何一步一步失控,甚至发展成肺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当肺结节出现后,大部分结节一开始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逐渐向恶性转变。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但很多患者因为重视度不够,往往忽略了这些危险信号。
一般来说,结节越大,恶变的可能性越高。如果发现肺结节不断增大,尤其是直径超过 8mm,就需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意味着结节内的细胞正在疯狂增殖,逐渐失去控制。
良性结节通常边缘光滑、形态规则。但如果结节的边缘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出现毛刺,或者呈现分叶状,就像是一个原本圆润的球体长出了许多尖锐的角,这往往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这种形态变化说明癌细胞正在向周围组织侵袭,试图突破原有的边界。
肺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中有不同的密度表现,如磨玻璃样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如果磨玻璃样结节在复查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加,或者部分实性结节中的实性成分增多,这都可能是结节恶变的信号。这就好比原本模糊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清晰、实体化,提示着结节内部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恶变。
肺结节的形成跟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也跟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关。如果肺结节患者仍然保持之前的习惯,就可能在肺结节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 “推波助澜” 的作用。
说到结节体质,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相比于西医对结节的认识。中医认为:不管是结节、肿瘤、息肉、肌瘤等,均是正气不足、邪气积聚而成。所“积”之物包括痰浊、湿阻、火毒、气滞、血瘀等,它们相互胶结,而致气血阴阳失衡。
中医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失衡,则人体气血精液不调畅,而生郁滞,形成结节等。外邪伤人、饮食失常、情志不遂、劳欲过度、体质虚弱等皆是形成肺部结节、癌瘤的重要致病因素。
在这里给大家通过一个比喻,说明一下中西医治疗结节的不同。如果说一座房子里有一块木头,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出木耳,从西医的观点看,就是木耳很小,不成气候,先定期观察,等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再通过“手术”摘掉木耳,摘掉的木耳会不会再长出来?肯定是会的,在西医上就叫做复发,因为这个阴冷潮湿的环境没有改变,它不仅会长木耳,房子的其它地方也会出问题,比如壁纸脱落、比如铁会生锈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长肺结节的人,和正常人相比,更容易长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肺结节肯定更容易癌变。
而从中医的观点看,就绝对不要等到木耳长大了再去处理,应该趁它不成气候的时候,把这个阴冷潮湿的环境调理好,木头干燥了,木耳自然无法存活,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在防病治病上方法不同,同样的病,西医叫治,中医叫调。西医针对“癌”体治疗:结节阶段更多是观察。中医针对“癌”因治疗: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病防变,使得结节可散,癌症可防。
对于肺结节的防治,中医药有很好的疗效,有症状辨其证候,无症状调其体质。以期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
上海太安医院中医科在治疗各类结节病上拥有一套完善的治疗体系,通过中医内外结合的方法,散结化结、改变体质,真正做到事半功备的效果。如果您也有肺结节,强烈建议不要盲目等待,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防癌的重中之重,通过中医治疗消散刚刚萌芽的结节,改变易长结节的体质,才是防止肺结节失控癌变的最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