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街道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新方向
——2024年荔湾区龙津街道灵活就业主题活动暨就业驿站启动仪式侧记
在国家“稳就业、保民生”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荔湾区龙津街道积极响应号召,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为核心,积极探索并创新就业服务模式。11月21日,“灵动龙津,就业启航”2024年荔湾区龙津街道灵活就业主题活动暨就业驿站启动仪式圆满结束,更标志着荔湾区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同时表达对民生福祉的关注和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心。
一、建设与发展:灵活就业新平台的打造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的指引下,龙津街道以‘灵活就业和新业态新就业’为建设核心,依托就业驿站这一平台,精准地掌握群众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求”,龙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小华在开场致辞中介绍道,龙津街道立足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建设了有龙津街道特色的就业驿站。就业驿站不仅是一个提供就业信息的空间载体,更是一个集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广州蒂湾创业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龙津街道就业驿站的运营单位,项目负责人张嵩详细介绍了就业驿站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就业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融合,实现了就业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人岗的精准匹配。线上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扩大就业信息的传播范围。线下则通过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等活动,为求职者提供面对面的就业服务。此外,就业驿站还注重与企业、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灵活就业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彰显了龙津街道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积极作为。
二、创新与实践:多渠道融合的探索尝试
龙津街道在就业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多渠道融合成为新的探索方向。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灵活就业形态不断涌现,驿站积极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推动灵活就业的发展。
刘杨代表广东锋火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言时介绍了快手快聘如何通过短视频招聘的方式,为广大求职者搭建高效求职平台,并更加直观地了解岗位信息和企业情况,提高了招聘和求职的双向效率。龙津街道积极整合并利用快聘平台资源,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广泛影响力,计划建立短视频矩阵账号,通过流量扶持策略,进一步加大岗位需求的曝光量,为求职者开辟了一条更加高效、直接的求职渠道。
而林建民作为大有中城数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代表,则分享了军转民产品推广中探索灵活就业新思路的经验。他们通过创新的产品和灵活的就业模式,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企业通过实践不仅展现了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感,也为荔湾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灵活就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政策与实践:灵活就业权益的有力保障
美团陈家祠站骑士长孔涌泉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自2016年起从事美团跑腿工作,并在龙津街道担任站点骑士长。孔泉涌感慨道,“在过去,他总觉得自己是个‘漂泊的打工仔’,缺乏固定单位和稳定福利。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逐渐发现灵活就业的优势:时间相对自由,能够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收入也还算可观”。孔涌泉表示,龙津街道就业驿站后续为骑手们提供了专业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定期举办的技能培训课程,也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新业态新就业的发展过程中,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至关重要。广州市荔湾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孝祖,在宣讲中详细介绍了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他提到,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提供就业补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支持,以保障灵活用工及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合法权益。
在荔湾区的生动实践中,荔湾区人社局通过建设零工市场、开展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等方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零工市场不仅提供了岗位信息发布、求职登记等服务,还开展了法律驻点服务,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咨询等服务。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推动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
四、就业与民生: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荔湾区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福祉的关注和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心。
未来,荔湾区将继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推动就业服务工作的有序快速发展。相信荔湾区将继续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就业服务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广大劳动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