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有哪些老酒房?
贵州茅台酒产自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酱香酒的开创者。在建国之前,茅台镇有三个较大的烧房,分别是华家人创立的成义烧房,又称为“华茅”;王家人创立的荣和烧房,又称为“王茅”;以及赖家人经营的恒兴烧房,又称为“赖茅”。
其中,成义烧房是茅台镇三大烧房之首,是三大烧房中创立时间最早的,也是第一间有【商号注册】的酿酒烧房。1857年,一代孝子、四川泸州盐务总办华联辉为了满足母亲年轻时候喜欢喝酱香酒的心愿,历时五年的修建,于1862在茅台镇的废墟上重建了一座酿酒烧房,名“成裕烧房”,生产酿造“茅台烧”。后来,“成裕烧房”沿袭乾隆时就有的“成义号”,更名为“成义烧房”,也被称为“华茅”。
摘自《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第86页
“荣太和烧房”创立于1879年,由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习水(今赤水)商人孙全太(族名:孙绍铨、字全太)和“王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股开设,因取石、孙两人名字及“天和号”店名的各一字,定名为“荣太和”
解放前荣和烧房全景
当时,“华茅”和“王茅”可谓风光无限。1914年,两家的茅台酒样酒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参展,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金奖,这将他们的名气推到了顶峰。
相比较“华茅”和“王茅”,“赖茅”比较特殊。恒兴烧房不仅在成立时间晚了半个世纪,成长的环境也有不同。1929年,贵州商人周秉衡在茅台镇创办了衡昌烧房。将生产的酒命名为“衡昌茅台”。后来这家酒房因经营不善,就被赖家的商号给收购,并由赖永初担任公司的总经理。1941年,赖永初接管茅台镇的“衡昌烧房”并更名为“恒兴烧房”,开始生产“衡昌茅台”,也被称为“赖氏茅酒”,后来改称为“赖茅”。
解放前恒兴烧房一角
摘自《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第87页
值得一提的是,“赖茅”在茅台镇安家落户后,“华茅”和“王茅”曾经还联合抵制过赖茅。不过在合并“赖茅”的时候,其已经是三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烧房。
摘自《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第88页
总的来说,这三家烧房在茅台镇的历史长河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然而,自1951年起,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义烧房都陆续以各种形式被并入茅台酒厂。其中,1951年11月5日、8日,国家分两次协议,以旧币一亿二千万元(其中1000元为工本费和契税)收购了成义烧房,随即正式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简称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10月4日,仁怀县财经委员会将没收的“荣和烧房”估价500万人民币旧币划拨给茅台酒厂;1953年7月,茅台酒厂经理遵照仁怀县财委通知,以人民币(旧币)2.25亿元接办“恒兴烧房”。至此,三家私营酿酒烧房全部纳入茅台酒厂的生产体系中。
摘自《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第94页
摘自《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第95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