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教育强国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3-21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站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学习理论不仅要对内容了然于胸,而且要注重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做传播真理的“经师”,也要做塑造新人的“人师”,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听党话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长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想就是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和党史观,密切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及时融入课堂,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深悟透讲明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为广大青年学生解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青年学生纾解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压力,找到健康成长和成就事业的新支点,开辟人生发展新赛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坚持内涵发展,提升业务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和根本遵循,也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明确了方向。

首先,提高理论素养。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等鲜明特点,时代感强,知识内容更新快。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夯实理论功底是基本功,是“看家”本领。应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广泛学习涉猎人文社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深入学习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思想智慧,开拓眼界视野,完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其次,提升教学能力。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教师必须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勤奋学习、锤炼本领,努力将自身锻造成为具有过硬本领、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部或省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组织的课程培训、师德师风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实践研修等培训学习,积极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教学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目前,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已经突破传统模式,向智慧化、多元化、开放化趋势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应用能力,也是时代所需,深化课程改革所需。再次,提高研究能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科研素养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研究阐释能力,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智库研究等,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把握理论研究热点难点问题,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教学实践。

三、坚持学生主体,增强课程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必须要有温度、有情感,突出学生主体,不能是冷冰冰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思政课要赢得学生喜爱,有获得感,教师一定要创造课程的温度。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关怀。教师要热爱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就要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通过真挚情怀和高尚品格,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贴心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关怀。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通过讲述近代以来爱国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受到感染、教育和激励。1950年,邓稼先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学术地位,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科技建设。在邓稼先的带领下,中国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核工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稼先的一生充满了奉献和牺牲,他临终前给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可以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总书记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书记沉静而充满力量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通过共情教育,实现思政课教学中思想的高度、哲理的深度和价值的力度在教学中相统一的目的。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发队伍活力

首先,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一是树立“大思政课”观。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所处的时代、网络环境等和以往相比产生了深刻变化,对健康成长成才全方位的迫切需求更加强烈。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本领,推动“思政小课堂”和“实践大课堂”融合,把思政课的场域从小课堂有效扩展到实践大舞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推动学生的思想和认识走向深入。二是树立“学生主体”观。推动“教师主宰课堂”向“学生主体课堂”转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会贯通与相互促进。其次,推动思政课评价改革。教育评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当前,对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教师评价仍然存在着不科学的导向,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亟须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引领教师自觉回归立德树人本位,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再次,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队伍活力。

强教必先强师。新的征程上,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航学生、以扎实的理论素养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者: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陕西中医药大学 窦红莉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