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让当地的大学生有了更多就业和深造机会
2006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与津巴布韦大学合作成立了当地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汉语与中华文化教学。再长达近20年的运营中,一批批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教会了他们中文知识,还新建了更多的下属教学点,促进就业的同时,还,他们不仅在教学中相长,而且还有了赴中国留学的机会。
“地理距离或许限制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但语言的交流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对方的窗户。我们伸出友好的手,并努力走近彼此,”这是目前在津大孔院担任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邱素莹的感想。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中文教学中,邱素莹就主张要鼓励学生们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就像在学习汉语生词时,她会引导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去理解生词含义,通过努力找到答案的那种成就感会让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
“以赛促学”是在津大孔院执教已达10年的国际中文教师蔡傲冰的教学秘笈之一。在一个超500名学生的大班里,蔡傲冰摸索出了通过分组练习加竞技来激发学生好胜心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一场场比赛,让他们在挑战中获得了进步。
当然,他们也都知道,“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一边培养兴趣,一边寓教于乐,模仿、跟读、对话、配图引导等等,都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良方,像太极拳、剪纸、中文歌曲等这样的中华文化课程,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增进互相之间的友谊。
有一位非常热爱中文的学生说自己正在用中文创作歌曲,约定创作完成后要唱给邱素莹听,这也是语言教学延伸的良好体现。
如今,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共有19个下属教学点,如哈拉雷的摩根师范学院、亚历山大公园小学、津巴布韦音乐学院、盖特威高中等。随着孔子学院在津巴布韦影响力的提升,汉语社会班的人数日益增长。他们有的为了继续深造考取了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奖学金,前往中国深造;有的学习了翻译等职场技能,从事了教学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传播了中华文化。
自运营以来,津大孔院累计输送2000多名毕业生,就职于中津企业、学校等单位,从事翻译、汉语和中华文化教学等工作,累计学员数12162人,累计文化活动参与人数203918人次。
随着中津交流的深入,津巴布韦政府已将汉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育课程。为更好地落实此项目,津大孔院的教师正在协助津巴布韦基础教育部,与当地专家一起开发合适的教学大纲。未来,津大孔院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中津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