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走了东风商用车“一个亿小目标”工程重卡订单?
(东风商用车“一个亿小目标”工程重卡订单战略合作签约现场)
2023年7月24日,新华社报道,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在同日,湖北新闻报道,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会将在2023年7月31日在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主席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时代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从最近国家以及湖北省的诸多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谋求发展的首要工作内容。湖北省九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推进新时代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关系湖北省人民福祉、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中之重。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湖北来说,汽车产业更是湖北多座城市的第一经济支柱产业,武汉、襄阳、十堰、随州等都是,而东风汽车又是湖北汽车产业版图中销量占比最高的,是湖北汽车的“金招牌”,更是鄂北汽车工业走廊的“中流砥柱”。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现有资产总额4993亿元,员工人数12.7万人。官方给出的数据是,2022年销售汽车292万辆。可是,时间来到2023年,诸多事件的接连发生,不禁让人对东风汽车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2023年3月3日,东风汽车集团重磅人事调整,执掌东风汽车8年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竺延风退休。然而此次重大人事调整,坊间传闻四起,为什么在东风汽车市场销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临阵换帅呢?截止记者发稿,已经将近五个月过去了,东风汽车集团“一把手”位置仍旧空缺,这无疑对东风汽车集团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3年3月7日,东风汽车旗下合资品牌东风雪铁龙发布重磅消息,旗下车型雪铁龙C6官宣降价9万,消息一出,立刻震荡了国内汽车市场,不难看出,东风旗下相关汽车库存积压量大,销售压力巨大,市场行情堪忧,而最近的一条横幅,再一次把东风旗下合资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东风到底怎么了?从2023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更印证了记者的猜想。在东风集团汽车销量下滑超11%的情况下,今年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6月累计汽车销量为97万辆,同比下降27.8%,销量已经跌出行业前三,位列第六。而东风汽车一直引以为傲的商用车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乘用车销量每况愈下,东风商用车销量也失去了“东风”,东风汽车从60年代末,就开始主营中重卡业务,此后多年依靠中重卡业务东风商用车一度成为行业中的霸主,并成为东风集团的重要板块。还曾喊出 " 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 的目标口号。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16年,一汽解放逆势而上,反超东风成为新一任重卡王者,时至今日,曾经的重卡王者,彻底沉沦。东风商用车不仅没能跟上一汽解放的步伐,反而被中国重汽及陕西重汽猛烈追击,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在重卡领域,一汽、中国重汽纷纷超越东风汽车,东风汽车从 2020 年同期的行业第二降至第三位,其身后陕汽集团紧紧追赶。
进入2023年,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3年1-6月国内重型卡车(含底盘、牵引车)累计销量为48.85万辆,继去年夺得重卡行业销量冠军后,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继续扩大领先优势,累计销售12.98万辆,同比上涨46%;市占率达到26.57%。
而曾经的重卡王者东风公司再次被远远甩在了身后,1-6月销量仅为7.91万辆,而且这还是东风商用车、东风华神、东风柳汽乘龙的总和销量,而从数据还可以看出,陕汽集团更是紧紧追赶,仅仅落后东风0.13%,极有赶超东风的势头。
在东风商用车重卡销量沦为“三弟”的局面之下,东风商用车直接放弃了一个200辆重卡车的大订单,这一订单的价值至少在1亿元,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从公开网络新闻,我们可以搜索到,2022年3月16日,东风商用车与中广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200台车辆首批交付仪式在十堰举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周先鹏,中广核新能源湖北有限公司党委、总经理雷政平等出席仪式,并交接象征双方携手共进的“金钥匙”。
然而,在首批10辆价值500万的东风商用车交付之后,剩余的190辆重卡车辆迟迟没有继续交付,双方达成的战略合作也中止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中广核与东风商用车签订的是清洁能源的战略合作,中广核负责将东风商用车公司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同时园区创建需要重型卡车,中广核则一次性采购东风商用车重卡200辆,用于双方的战略合作项目,并在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之日购买了10辆重卡。
可现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东风商用车公司以战略合作需要请示高层领导以及要进行招投标为由,单方面中止了合作,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东风商用车是否涉嫌合作违约?200辆重卡价值1亿的采购订单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吗?东风商用车与对方签订战略合作,重卡采购签约仪式是2022年3月16日,而东风商用车新能源项目招标是2023年4月9日,为什么拖延一年之久呢?
2023年,东风商用车就其新能源项目进行招投标之后,中标方一直没有开展项目,这究竟是为什么?既然堂而皇之的走招投标程序,那为什么又提前一年与另外一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呢?东风商用车关联领导与“第三方”又达成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协议”呢?又收受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好处呢?
2022年3月,东风商用车交付的首批10辆重卡,目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风水日晒雨淋一年多,又因为合同规定,车辆无法转卖,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统计,东风汽车员工12.7万人,如果再加上上下游配套企业,至少过百万人,此外,湖北全省GDP近五分之一来自汽车产业,东风更是武汉、襄阳、十堰等城市的经济支柱,东风汽车的每一个业务分支,都影响着湖北人的饭碗。无论是从公司重卡销量数据还是从整个东风汽车集团的发展角度来看,这200辆重卡的大订单,都将会大力盘活公司上下游供应链运转,为公司带来巨大收入,对目前面临裁员风波的东风商用车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注巨大的强心剂,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东风汽车的问题,分两个板块来说,合资板块方面,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目前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销量下滑,东风汽车合资的几个品牌也不例外,特别是日产和本田,下滑幅度比较大,而像雪铁龙、标致这样的品牌,早就已经被边缘化。东风汽车不想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湖北也不想做中国的底特律,但是这事真的是几波补贴就能搞定的吗?合资车销量锐减,自主品牌举步维艰,现在就连东风赖以生存的商用车领域也因为一些不可知的原因,丢失了有可能是单笔价值最大的订单——200辆价值一个亿的重卡订单。难道东风的雄风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
“东风”无力百花残,拒绝200辆的大订单。那么东风商用车为什么拒绝了200辆重卡订单呢?是谁偷走了东风商用车“一个亿小目标”工程重卡订单这是否涉及到暗箱操作甚至作风问题呢?针对坊间的种种传闻,什么时候才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呢?东风的未来难道难逃“底特律”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