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医学子三下乡:“湘”遇十八洞村,悟精准扶贫策
7月28日电(通讯员 何俐瑶)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十周年,长沙医学院“风起医帆”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片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3日,团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同志携十八洞村团支部兼职副书记、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明同志与“风起医帆”团队负责人在十八洞村村支部进行了会面。
图片为“风起医帆”团队负责人与施康书记及张明同志的合影。
图片为“风起医帆”团队负责人与南开大学团队和石拔专奶奶合影。
在采访中,施康书记对队员提出的关于村落教育以及医疗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针对现有问题也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施康书记指出,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普通话学习,每个周末村子里都会组织读书日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村里设置了医务室,用于治疗村民的常见疾病,随着近十年经济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交通便利,大大方便了村民们外出就医。我们也将团队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片区开展近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况向书记做简短的汇报,获得了书记的肯定与支持。
我们发现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团队成员们发挥学科优势,通过量血压、测血糖、基础口腔检查、普及常用药物小知识等方法,有助于村民关注自身健康,达到未病先治的作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们身为医学生,定将深耕医学,践行仁心仁术;勇攀高峰,不负生命重托,以责任敬奉医学,以理想砥砺学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宣教组的成员们也挨家挨户进行团队宣传并开展丰富有趣的支教活动,组员们为村里的孩子们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玩耍游戏。尽绵薄之力为小朋友们准备学习生活所需用品并且努力做到备课多元化,既涉及防溺水宣讲及健康饮食宣传这类安全卫生课程的讲授,也包括手工制作这类娱乐活动的体验,组员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了小朋友们的知识面,为小朋友们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令此行收获颇丰。
图片为宣教组成员在宣教活动完成后与小朋友们进行合影留念。
教育是发展之本,这对农村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孩子们是最纯洁、最善良的,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需要蹲下身来、耐下心来,将自己的爱心、细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孩子们身上,呵护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成长。有句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若想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就必须把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从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参加支教活动,可以帮助我们端正他的位置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
当谈到扶贫前后变化时,施康表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带来了产业结构转型与产品种类多样化,苗秀、猕猴桃、自来水、山茶油、土蜂蜜、种养殖都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10年间,人均年收入增长近10倍。关于队员提出的产业发展与互联网+这一类的问题,他回复到短视频、直播属于新兴产业,通过自媒体形式可以将村容村貌“走出去”,辐射全国各地,由传统的输血式发展转化为造血式发展,拓宽销路,带动产业发展。
施康书记还为我们介绍了十八洞村两个特色节日,吉客节与5.20相亲会,“吉客”在苗语里是感恩、感谢,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汉语里,意为吉祥的客人。这个节日是为了感恩10年前的那个深秋,习近平总书记来十八洞村考察。从此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准扶贫”从这里走向全国。从总书记到访的第二年年开始,每年十八洞村的11月3日就成了村民们自发庆祝的节日。去年,这个重要的日子,有了自己的名字:吉客节!而5.20相亲节源于村两委工作队群策群力,为提高村民精气神,留住青年朋友们举办的活动,2015年举办第一年相亲会,此次试行,效果空前,约5万人参加,后正式改名相亲会。
图片为“风起医帆”团队负责人采访施康书记及张明同志。
最后施康书记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广大青年的寄语“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来勉励我们,得知团队负责人多为学生干部,张明同志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教导:“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来劝诫我们,希望我们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