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全面部署。零点有数于7月23日-8月3日利用零点有数“答对”线上线下交互系统快速征集民营企业的反馈,样本分布于先进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等11类细分产业中,1040位民营企业主或其高层管理者提供了意见。以下是本次研究的四点核心发现:
发现一: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正面认知群体有限,不同行业的民企社会认同度感知存在差异
调查发现,近半数(48.2%)企业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没有明显改善,超五成(51.6%)企业认为民营企业家社会地位一般。分行业来看,服务业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正面认知群体(47.6%)与社会认同度(67.9分)显著低于一、二产业,其中近六成(59.6%)先进制造业企业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有明显改善。超半数企业认为传统制造业(54.3%)、传统服务业(53.3%)、现代服务业(54.8%)社会地位较低,对投资持谨慎消极态度。其中,又形成了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忧虑群体,他们感知到民营企业社会地位一般甚至受到歧视(54.1%),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改观不大甚至更差(52%),企业投资意愿更谨慎消极(49.4%)。
发现二:多重负 面因素叠加疤痕效应显现,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投资意愿低迷
现阶段各行业投资信心整体不容乐观,近半数企业(47.4%)对投资持消极谨慎态度,超三成企业(34.8%)表现出“适度投资”意愿。分行业来看,一、二产业投资预期相对乐观,尤其是超半数先进制造业企业抱持“积极或进取投资”及“适度投资”意愿(55.6%),相比其他行业投资预期更为乐观。受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及疫后恢复周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批发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行业信心低迷、预期悲观,企业反馈经营困难(39.6%)的占比远超其它行业,超七成企业认为现在生意不好做(72.5%)、挣钱不容易(75.1%),其中住宿、餐饮业企业预期减少及限制投资(61.9%)的情况较为普遍,企稳回升仍有较大空间。受各大房企暴雷影响,房地产行业进入震荡缓冲期,超四成(40.9%)企业表示将减少或控制投资,但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对市场发展呈现利好,近三成(27.2%)企业表现出积极投资预期。需注意的是,仍有超三成(31.8%)房地产企业对扩大投资持观望状态,显著高于其他产业,需警惕新一轮震荡对行业信心产生的消极影响。
发现三:民营企业感知行政壁垒犹存,符合公平竞争规则的产业营商环境仍是企业热盼
受访企业认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度与资源倾斜度、关怀度与风险分担度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领导讲民营企业重要但重要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较少”(54.2%),“领导鼓励民营企业大胆投入多但为民营企业分担风险少”(61.3%)。民营企业对政府采购项目的整体满意率不高(55.1%),其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对政府采购的满意率仅42.2%,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业(64.1%分)及先进制造业(67.4%)。超四成制造业(43.6%)企业表示“民营企业很难和国有企业竞争政策资源”的现象不存在,对公平竞争的正面认知群体比例远高于服务业(27%),政策资源优势更为明显。“重重设门”情况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更为凸显,企业(71.9%)普遍表示很难和国有企业竞争政策资源,“行政之手无孔不入”弱化了企业和行业市场的自主空间(34.8%),计划手段和行政津贴变强而市场的自主性和自我发育能力趋弱(36.35%),不当干预生产经营行为造成企业损失的现象仍然存在(39.3%)。
发现四:不同行业垂直营商要素需求呈显著差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业态民企关注度更高
民营企业对垂直精细的营商环境需求越来越显著,产业营商环境逐渐成为下一阶段营商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近九成企业(86.4%)认为,营商环境不仅要考虑政务服务,还要考虑企业所在产业的垂直关联要素的培育与加强。从政策需求来看,民营企业普遍关注减税降费政策(85.2%),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更关注科技创新政策(83%),传统制造业对用水、用电、用地等要素保障的需求更大(72.3%),房地产行业企业现阶段对融资、贷款等金融支持需求(79.5%)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民营企业对人工智能(73.1分)、新能源汽车(68.3分)、物联网(68.2分)等新业态关注度更高,制造业企业更关注人工智能(76分)、新能源汽车(72.3分)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更关注人工智能(80.5分)、芯片(73.8分),而传统服务业对新业态的关注度(60.6分)明显低于其他行业。
基于以上发现,零点有数团队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其一,鼓励民营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利用深度细分突出地区间产业差异,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下深度垂直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二,围绕细分领域打造适宜民营经济发展的垂直精细的产业营商环境,形成与深度细分的产业价值链相匹配的营商环境服务链。其三,推动建立与民营企业产业贡献相匹配的政策资源模式,形成、壮大、巩固有规模意义的产业英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