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时局 > 正文

江小白实践乡村振兴: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力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3-08
导读:在江小白农场,一座独特的大地艺术馆从土地中破土而出,与金黄色的高粱田融为一体。 2023年9月15日,位于重庆江津永兴镇黄庄村,整片山野上红色的高粱摇曳生姿,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收。这里的高粱不同于以往的垂吊形态,而是每株笔直挺拔、生机勃勃。这是江小

 

在江小白农场,一座独特的大地艺术馆从土地中“破土”而出,与金黄色的高粱田融为一体。

 

2023年9月15日,位于重庆江津永兴镇黄庄村,整片山野上红色的高粱摇曳生姿,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收。这里的高粱不同于以往的“垂吊”形态,而是每株笔直挺拔、生机勃勃。这是江小白技术攻关的成果,一种名为金皮糯1号的杂交高粱新品种。自从种植以来,当地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为何一家白酒企业会如此重视农业技术?正是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江小白酒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逐渐从“产品品牌”发展向“产区品牌”转变。依托江津悠久的酿造传统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企业将酿造的关键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品质优势。上万亩的高粱农场和近千亩的两大酒厂,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拓展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会继续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一分力量。”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说。

 

陶石泉,男,45岁,汉族,大学本科,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黄庄村的“高粱地”成为了这一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金黄的高粱地里建起了第一座酿酒车间,这是一个双赢的乡村振兴故事。

 

入秋的重庆阳光依旧灼热。在黄庄村的高粱地里,农妇们背着篮筐正在捡拾收割机留下的高粱穗。年轻的刘秀正在收割机旁清点“收成”。他是江小白的种植技术员,被誉为西南地区顶尖的高粱种植专家。

 

刘秀的成就得益于江小白对乡村的投入和决心。2015年,刘秀回到家乡白沙,正逢江小白开始在江津流转土地种植高粱。

 

黄庄村距离酒厂5公里,成为江小白酒业高粱示范种植基地的所在地。从土地流转到土壤优化,再到机械化改造,江小白酒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土地,使其成为了金色的黄庄。

 

刘秀加入了高粱品种选育团队,经过无数次的优化改良,终于成功培育出金皮糯1号。这种高粱产量高、质量好,不仅适合机械化收割,更适合酿造出纯正的高粱酒。在这个新品种推出之前,当地高粱的产量一般在每亩300斤左右,而金皮糯1号的产量高达700斤,最高甚至达到830斤,创下了川渝地区高粱产量的新纪录。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江小白积极与市农委、重庆文理学院合作,研发出特型播种机,突破了丘陵地区高粱种植的限制,实现了高粱种植的机械化作业。

 

年轻人的创意与努力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正是乡村振兴最有希望的力量。

 

江小白与江津区的“相遇与联姻”不仅实现了双方共赢,也推动了乡村振兴。如今,高粱与美酒已经成为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核心支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的兴盛,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61岁的村民周思福在黄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过去主要靠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为生,一年下来收入就几千元。在江小白高粱基地落地后,他把家里的4.5亩地流转了出来,而自己又在江小白农场当起了“管家”。

 

“耕种、收割时要忙一些,不过都是机械化、规模化作业,效率高。日常就观察下高粱生长情况,干点杂活儿。”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周思福,没想到晚年竟有了份正式工作。

 

如今,周思福一家土地流转每年有4000余元的收入。他在高粱产业园上班,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而他的儿子周观伟,也在江小白酒厂上班。全家一年下来,总收入接近7万元。

 

周思福一家的受益,得益于“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

 

具体来说,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合作社获得保底收益,再在江小白高粱基地务工,实现稳定增收。村集体则与江小白制定高粱基地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只要每年高粱产量和绩效达到要求,江小白就给予村集体5万元的分红。

 

据不完全统计,自江小白高粱示范种植基地投入建设以来,黄庄村大部分本地农户都像周思福一样,将土地流转出来,并在基地打工,两项收入使农户综合收益普遍超过3.5万元/年。

 

在黄庄一带,现有近1000户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有的在农忙时做小工,有的在节会上售卖土特产,有的则办起了民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这几年江小白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确实变化很大!”作为农场“管家”之一的村民王真华,家里生活就实现了大变样:房子翻新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了,还添置了空调、冰箱等电器。

 

眼瞧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村民韩云礼把自家两层新房办成了农家乐。白墙灰瓦、水泥坝子,一到节假日,韩云礼就忙进忙出:柴火灶上,翻炒的腊肉色泽诱人;电磁炉上,文火慢炖的鸡汤阵阵飘香……

 

“人气”变成了“财气”。在“春赏菜花夏吃桃,秋收高粱冬酿酒”的美丽乡村画卷里,黄庄人开启了“醉人”的崭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