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从理论到实践:吴以岭教授揭示脉络学说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突破性应用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8-13
导读:当前,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跃升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挑战。在第十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上,吴以岭教授在作题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学术报告时,介绍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中医脉络学说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跃升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挑战。在第十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上,吴以岭教授在作题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学术报告时,介绍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

 

吴以岭教授

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血管病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

微血管,这一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器官,不仅承担着血液运输的职责,更是血液与组织器官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微血管的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心、脑、肾等关键脏器的功能维持。微血管病变,这一国际医学界的棘手难题,不仅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幕后推手,也是制约临床疗效提升的瓶颈所在。

自2005年起,吴以岭教授便率领科研团队踏上了中医脉络学说构建与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征途。他们巧妙地将中医的“脉”与西医的血管在解剖学上的同一性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脉络(即血管分支,包括微血管、微循环)的奥秘。通过不懈努力,团队不仅构建了脉络学说的理论框架,还提出了其核心——营卫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揭示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临床辨证、诊断、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吴以岭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孙络-微血管”作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的交汇点,并以此为突破口,研发出了一系列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创新中药,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这些药物的诞生,不仅为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开辟了新路径,更赢得了国家“973”计划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

保护微血管是通络药物治疗心脑(糖)肾等疾病的共性机制

在微血管保护的研究中,吴以岭教授团队发现,通络药物通过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流灌注,成为治疗心、脑、(糖)肾等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他们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通络药物在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心衰、脑梗、糖尿病肾病等多种疾病模型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微血管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创新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被诸如《冠状动脉为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多部权威专家共识和指南收录。

吴以岭教授及其团队的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改写了微血管病变防治的历史,更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对于该项研究,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评价:“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