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鸡直面质疑:公开自曝养殖真相,非全程散养但保品质
随着网络透明度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监督食品安全的能力日益增强。这对许多餐饮从业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餐饮品牌来说,这不仅要求他们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更加谨慎,在供应链管理上也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同时,这还是一个展示自身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好机会。
作为国内知名的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近日因“散养”问题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面对舆论压力,老乡鸡选择坦诚相待,公布了其养殖细节,并强调虽然并非全程散养,但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鸡肉的品质与营养。
针对近期网络上关于“老乡鸡散养事件”的质疑,该品牌已经迅速作出官方回应。事件的起因是有网络博主提出疑问,认为老乡鸡在宣传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声称其并非真正采用散养方式养殖。老乡鸡公开称,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的生态和品质控制挑战,他们在2014年后就已经调整了养殖策略,转而采用了一种更为科学的二段式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农户散养与公司集中管理的优势,旨在确保鸡肉的品质和健康。具体而言,老乡鸡的养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合作农户进行为期100天的散养,以确保鸡只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随后,这些鸡只被转移到老乡鸡的统一养殖场,继续养殖80天。这一阶段的集中养殖有助于更好地监控鸡只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同时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消除公众的疑虑,老乡鸡还公开了其整个养殖流程的细节,展现了其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努力和承诺。在一份正式声明中,老乡鸡表示:“我们理解社会各界对我们产品来源的关注,也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监督。事实上,老乡鸡所使用的鸡肉确实不是全程自然放养的状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品质上有所妥协。”
对于老乡鸡的做法,从专业角度来看,其所采用的养殖方式属于现代化高效畜牧业的一种形式。它既考虑到了成本效益,又兼顾了动物健康与产品质量。相当于1个月就能速成的白羽鸡来说,养殖周期达到180天,并且有大部分时间是农夫棚养的肥西老母鸡确实称得上是老乡鸡的招牌餐品。
此次“散养事件”后,老乡鸡的坦诚态度和积极应对措施赢得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与理解。许多消费者表示,一个品牌能够在面对质疑时勇于承认事实、不隐瞒不狡辩,这种诚实和透明的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位长期关注食品安全议题的博主评论道:“至少他们敢于承认事实而不是隐瞒或者狡辩,这点很难得。” 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在当今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诚信和透明度。一个好的品牌应当能够提供详尽的信息给到消费者,让他们了解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从而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无论如何,老乡鸡此次主动揭开面纱的行为无疑为其赢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加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