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活艺术馆以爱之名,丰盈人生 馨月老师谈《创造丰盛》
在这纷扰的尘世间,欲求圆满,便需让心变得柔和,学会认知并接纳周遭的一切,任其如流水般自然淌过,不再追逐,亦不争夺。《创造丰盛》中馨月老师的言语温柔却振聋发聩。
于多数人而言,培养这份柔和,享受生活的丰盈,关键在于领悟爱的能力。须知,你本身便是爱的化身,爱,已深深植根于你心田,无需向外求索,只需先自给予,而后他人自会回应你心中已有的那份温暖。
若你渴望爱,却未曾给予自己,只寄希望于他人,那便如同在心中种下了一个需求的种子,一个匮乏的阴影。如此,你便尚未真正拥有。此刻起,不妨开始给予自己,那是本就属于你的宝藏。
其实很多时候,咱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于婚姻之中,你的伴侣所求的,是一个永远正确的伴侣,还是一个快乐而可爱的灵魂?并非因你正确、能干或富有,他才爱你;而是因你快乐,那份纯真与欢愉,才是他爱你的缘由。一个女子的转变,往往能引领整个家族命运的更迭。这更迭,并非需要你更加奋力前行,而只是需你回归内心,调整那内在的频率,使之与世界和谐共鸣。
外在的匮乏,实则源于内心的恐惧;而内心的恐惧,又源于深处的缺失感。有人曾问我:为何身外之物越多,安全感却似乎越少?那是因为,你将身外之物视作填补内心空洞的工具。你以为身外之物能带来安全,但若内心本无安全之感,那么身外之物的增多,反会成为加重不安与恐惧的负担。
超越这份匮乏,唯有坦然面对并表达自己的需求。正如疼痛,在你全神贯注之时,或许会悄然消散;同样,当你允许自己感受那份需求,匮乏亦会随之淡去。我曾言,人类最大的苦痛,莫过于渴望无痛。这份执着,本身就是一种痛。恰如“希望无欲”之念,实则也是一种欲望的体现。
所以《创造丰盛》中馨月老师而言不无道理,有人终日追求幸福,却不知“追”与“求”,本身就是一种执念与苦楚。我们应以幸福与快乐之心去接纳,去体验。欲望,本无善恶之分,它是你内心的灯塔,指引你前行至应到之处,遇见该遇之人,经历该历之事,踏上世间更高远的道路。唯有在喜悦与平和之中,方能心想事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