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年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近日,2023年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新西兰皇家科学院(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 New Zealand,简称:RSNZ)自186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新西兰最高级别的学术机构,代表着该国的学术权威。2023年,共有5位华人科学家当选本年度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是是国际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旨在表彰在推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由皇家科学院选举委员会遴选产生,需经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证等严格的评审程序,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突破性贡献及影响力,以确保每位院士均在其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对社会作出了显著贡献。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团队汇聚了包括47名诺贝尔奖、皇家科学院每年通过“普通选举”选举最多 24 名新院士,通过“特别选举”选举最多 4 名额外院士。 截止2024 年 2 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由共有494名院士,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学术界的进步,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为新西兰皇家科学院2023年当选院士的华人科学家:
1、王晓东
王晓东。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得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王晓东主要贡献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做出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细胞凋亡是在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此前人们对凋亡的了解仅局限于细胞学和遗传学层面。在低等动物发现和凋亡相关的一些基因的有关工作曾获Nobel奖,但这些基因如何导致凋亡是不清楚的。他创造性地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技术,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凋亡通路,首次发现并阐明了线粒体作为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机理,把细胞凋亡由线粒体的上游调节和下游执行通路连接起来;并彻底改变了一直以来对于线粒体提供能量和代谢场所的传统认识,也是对半个世纪以来认为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及其功能已被发现的最大颠覆。这不仅是细胞生物学中一个概念性的转变,对进化、发育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认识,以及重大疾病如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和治疗都有重大意义。当今对哺乳类细胞凋亡生化通路的认识大多数来自王晓东的实验室。
10年前王晓东在中国建立了崭新体制的北生所,近年来回国任全职所长。北生所肩负“出机制,出人才,出成果”的重任,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他执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员工任期合同制,由全球公开招聘。续聘和升职皆聘请国际小同行根据其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行匿名书面评估。实行阳光年薪制、研究生轮转制、重大科研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共享制、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常态制。北生所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成就最为突出的少数研究所之一,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发现乙肝病毒受体,解决了中国普遍而又严重的乙肝疾病研究领域几十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十几位年青科学家通过国际同行评估,被国际同行誉为引领其领域的科学家。
2、庄小威
庄小威,生物物理学家,1991年19岁时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朱棣文;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庄小威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物理学。她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单分子荧光共振转移等光子学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开拓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她发表的论文他引超过12600次,最高单篇他引超过2000次。
由阿贝确立的数百纳米空间分辨率的光学衍射极限制约了对亚细胞器精细结构的研究。2006年,庄小威实验室发明了基于单分子荧光检测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即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术 (STORM),并应用该方法实现三维超高分辨率成像。基于光化学机制,她的实验室合成了超亮的可光控的染料及具有最佳性能的荧光蛋白,将分辨率进一步推进到几纳米,比光学衍射极限高近两个量级。在此基础上也发展了活细胞快速三维高分辨荧光成像。这一系列技术发展使得荧光显微技术进入分子水平成像时代。全世界众多实验室采用了这些技术,而基于该技术的商用STORM显微镜已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影像平台和实验室中,大大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
庄小威不只是开发超分辨影像方法的先驱,同时也是应用这些方法的领军者。她将STORM广泛应用于从单细胞生命体到复杂的哺乳动物的大脑,发现新的细胞结构,揭示全新的作用机理。例如她发现神经元轴突的膜骨架有一种令人吃惊的规律的周期性结构;采用超高分辨率大容积成像绘制了神经元突触输入区的图谱,揭示该区域对方向选择性的作用;揭示小鼠端粒蛋白质TRF2在端粒环形成中的必要性;发现精子特有的钙离子通道和其它有关钙信号通路分子形成一种特殊结构,该结构对精子的超活化有重要意义。庄小威也是最早将单分子荧光共振转移技术发展成探测生物分子结构动力学的有效工具的研究者之一。她在RNA折叠方面的研究揭示了难以用常规实验探测的单分子短暂折叠中间态和多种折叠通路,展示了RNA折叠具有非常崎岖的能量面;最近她发明了一种高通量的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方法MERFISH,可以对单个细胞中天然状态下的数千种RNA进行成像和定量;她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新的调控机理;她发明的单病毒跟踪方法可研究单个病毒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吞机器的相互作用。这些系列工作均为生物学中原创性的工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3、叶军
叶军,物理学家,1967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7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标准局高级研究员,科罗拉多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叶军主要从事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测量、多体量子物理、激光技术等领域研究。主要成就如下:1.基于在超冷原子、相位稳定激光等领域的突破,发展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钟,做出了许多世界首创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中性原子态-不敏感光阱的方法,使原子的内部和外部自由度精确分离,为实现高精度原子光钟奠定基础。首次精密测量了光晶格中锶原子的光学频率,并建立锶原子光钟系统,在稳定性、可重复性和精确性三个关键参数均达到世界最高指标。发展了最稳定的激光并获得了最窄的激光光谱线宽,激光稳定性达到0.01Hz水平。开拓了进行光学频率远程比较和原子钟信号分发的光相位相干长程光纤网络研究。精确测量费米原子系统中的光钟频移;发现当多体系统的粒子数增加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也同时提高;研究了多体量子自旋系统,自旋对称性及其对多体系统的影响;并将光钟精密测量用于物质的拓扑态性质研究。2. 实现极性分子量子气体,开拓了超冷化学和量子化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与Deborah Jin合作,他制备出世界上首个极性分子的量子气体,为超冷化学、关联量子物质和物理常数的测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拓了超冷化学新领域;在强相互作用偶极量子气体的控制工作方面,他创造性地使用三维的光学晶格来将极性分子一个接一个地限制在独立的格点中,首次观察到了固定在深的三维光学晶格中的极性分子长程偶极相互作用。3. 发展了光学频率梳及其在光谱学中的应用,拓展了在远紫外和中红外光谱区域的频率梳及其应用。他在约翰?霍尔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验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直接频率梳谱”。这些进展使人类呼吸样本、危险痕量分子、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环境气体监测的超灵敏探测得以实现。
叶军为中国物理学科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2004年以来他坚持参加激光科学研讨会,并自2010年起与张杰成为该研讨会共同主席,努力提升中国激光科学的研究水平。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其中包括多名青年千人。他还对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等的物理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梁毅
梁毅,新西兰国籍,环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杰出人物,1968出生于中国湖北,他进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专攻环境工程,最终塑造了以创新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职业生涯。 梁毅目前担任新西兰清洁能源中心主任,他的研究为全球范围内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梁毅的领导下,他的团队开发了多个开创性项目,包括创造高效光伏材料和先进的清洁水技术,并获得了国际认可。 这些举措不仅凸显了梁博士致力于解决紧迫的能源和环境挑战的承诺,也反映了他将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融入现代社会结构的创新方法。 梁毅与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的令人尊敬的奖学金证明了他在环境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对可持续未来的坚定追求。
5、张力和
张力和,新西兰国籍,1973年出生于广东,他曾担任奥克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和新西兰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张力和的研究专长包括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成像、生物医学信息学以及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他在心脏病诊断、脑电图分析、神经疾病检测、医学图像处理、医疗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创新贡献显着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医疗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 张教授的工作获得了众多奖项的认可,包括新西兰皇家学会的卢瑟福奖、新西兰工程师学会的皮克林奖和新西兰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麦克迪阿米德奖。 张教授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新西兰工程师学会的院士,同时担任多个领先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并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主席或委员会职务。 他的领导能力和贡献使他成为全球生物医学工程界的领军人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