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星梅谈大变局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我们悠久的历史,源自于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亦或是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更是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让我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屹立不倒。 然而,文化自信并非空谈,而是需要我们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让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反映人民利益要求,代表社会主义先进发展方向的文化。我们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理解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国家的根基,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也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将这份宝贵的财富继承和发扬下去,让它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我们的文化根基,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让它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让它成为我们国家走向未来的重要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当代价值”,这是对我们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两创”的理念,即“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加以继承和发扬,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则是指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要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现代与传统、民族与世界等关系,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住继承发展这个根本和民族复兴这个使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优秀成分挖掘出来、传承下去,中华文明才能继续向前发展”。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要注重传播方式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想让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就必须注重传播方式创新。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在新时代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网络强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等内容都强调了新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互联网+’时代要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一带一路’建设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要努力形成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
要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珍视的瑰宝,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内容可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因此,我们需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找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并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趋势相结合,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这种转化和发展需要我们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我们需要广泛地阅读各种文献资料,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哲学、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涵。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在当今时代,我们更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我们要善于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挖掘出来、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继续向前发展。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文化交流、旅游推广、影视作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让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华传统文化人才。人才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我们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有很强的相通性。我们要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