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力威:2023年营收22.35亿元,拟不超人民币32元/股回购股份
4月19日晚间,博力威(股票代码:688345.SH)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2.35亿元,较上年同期微降2.88%。
值得一提的是,4月19日,博力威同时披露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预案》,拟使用自有资金不低于600万元且不超过1200万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不超过32元/股,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以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此举也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及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
Wind数据显示,SW锂电池板块已披露年报的17家公司中,仅有6家净利同比增长,普赚行情不再,多数企业利润承压。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博力威同样在2023年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波动、终端客户需求放缓、下游企业去库存、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子公司厂房搬迁等因素影响。
据高工锂电估算,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34%,总出货量约为885GWh,增速较2022年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并且,2023年锂价的下跌挫伤了不少企业的存货价值。总体看,锂电行业的回调基本贯穿全年,使得产业链公司业绩承压。
但毋庸置疑的是,锂电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依旧明确。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100GWh,同比增长超27%,正式进入TWh时代。InfoLink Consulting预测,2024年全球电芯产能接近3400GWh,其中储能电芯占22%,达750GWh,储能电芯出货增速为35%,达266GWh。
虽然短期内利润承压,但为了拿到下一个周期的“入场券”,满足长期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博力威处于行业低谷期,仍不断“修炼内功”,进行技术、人才、全球化等全方位布局。
在研发方面,博力威始终坚持高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33亿元,占营收比重达5.97%,在锂电基础技术研发和应用产品研发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仿真技术和SOC计量算法等技术不断技术迭代,应用的产品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锂电池的PACK设计通过印度等目标客户的认证要求,为海外两轮车市场的开拓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开发制造出宽温域、高安全、长寿命的34系列大圆柱电芯,结合自主研发的BMS/PACK技术,为客户提供电芯与PACK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开拓更多的锂电池细分领域,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围绕轻型动力领域,博力威加速东南亚和印度电摩市场的开拓进程,积极布局电动两轮车的海外业务。在便携储能领域,公司与北美Goal Zero、DURACELL等厂商展开紧密合作。户用储能领域主要与南非客户进行合作,上半年,得益于南非储能市场爆发,公司户用储能业务实现高增。凭借良好的品质和高效的服务,博力威的产品通过了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的严格检验标准,满足了客户对不同类型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需求,在国内外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服务全球近百家知名品牌客户。
博力威的大圆柱电芯业务目前正处于关键的投产初期阶段,由于产量和良率还在逐步爬坡阶段,导致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相对偏高,短期内对公司的盈利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据悉,博力威自主研发生产的34系列大圆柱电芯具有高安全、低内阻、长寿命、低温使用等特点,已经通过了单体电芯针刺试验,兼容多种材料体系,并已获得多位客户的测试与认证,目前大圆柱电芯已经量产,并已运用到两轮车电池及储能电池上,公司正逐步提升产量和良率,以降低成本。博力威表示,公司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综合考虑碳酸锂价格、市场环境、市场推广进度等情况来灵活调整大圆柱电芯的产能建设。
在人才建设方面,博力威日渐成型的技能人才团队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并轨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并试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公平的晋升体制。2023年11月,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公示,拟同意博力威等50家单位设立东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力威表示,大力培养与建设专业技能型生产人才是生产自动化转型的重要支柱,这也是企业选择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初衷。公司正开展2023年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制计划,预计完成约600人学习培养计划,逐步提升技能人才比例与认证。
面对新能源行业的广阔前景,产业链各环节正在持续进行结构优化,行业洗牌或将加快,拥有核心技术、优质产能、优质客户的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苦练内功的博力威,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锂电解决方案引领者前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