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艺界专稿:老中青三代甲骨文的传承与展望略谈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4-27
导读:编者按 : 是日,京城春意正浓,甲骨气象光华,魏峰、杨牧青、郝富强老中青三代甲骨文学者、书画家与媒体人缘聚一起,就甲骨文传承与展望的有关话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今艺界网/艺界报以专稿形式择录如下,供广大同好者慧鉴。 时间 : 2024年4月24日 地点 :

编者按 :是日,京城春意正浓,甲骨气象光华,魏峰、杨牧青、郝富强老中青三代甲骨文学者、书画家与媒体人缘聚一起,就“甲骨文传承与展望”的有关话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今艺界网/艺界报以专稿形式择录如下,供广大同好者慧鉴。

时间 :2024年4月24日

地点 :北京天通苑西区

人物 (以下正文简称魏、杨、郝):

魏峰 ,1942年生,中共党员 , 祖籍安阳,现居北京。 当代甲骨文书法家、甲骨文学者,著名书画家。 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 安阳学院特聘教授等 。 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讲学 。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德艺双馨爱心艺术家”称号, 被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授予 “优秀人民艺术家”奖 ,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甲骨文艺术贡献奖”。

杨牧青 ,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1973年生于黄土陇原,现居北京。 国际水墨艺术家,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文商融合发展推动者项目顾问,当代 书画名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拓展学者,当代中国最具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艺术家之一,是新时代难得的一位复合型人才 。 Art Oriental(艺术东方 · 英国 )签 约 艺术家, 世界和谐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甲骨文明协同创新发展工委主任 、 学术主持 。 撰有文、史、哲、地、经等 百 余万字文论 及陆续待出 《华夏之源》《甲骨文播化世界》(中英文版)等九部专著 。 荣获“中华文化功德贡献奖”“ 中华慈善爱心贡献艺术家”“和平使者”等。

郝富强 ,1990年生于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人,现居西安。 策展、媒体人, 资深摄影师, 艺界网/报创办人、融媒体总编辑,始祖文化网执行总编辑, 西安市新时代书画研究院甲骨文交 流中心主任兼秘书长 , 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顾问 , 曾任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特约通讯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等 。 组织策划举办“中国艺术家书写中国世界遗产名录“纪念 联合国成立75周年75位中国书画家新媒体展”等多项活动,取得国际文艺界的关注和好评,荣获“地球唯一村庄·环保爱心人士”奖。

No.1

郝 : 魏老师您好,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多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已收获了不少成果,如今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到社会众多人士的热爱 ,在2019年 就有“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欣喜之 语 ,那在甲骨文的传承与发展中您有什么想法 ?

魏 :诚 如所言, 甲骨文的研究的确是春天来了 ,这与国家领导热切关心和国家教育、文化、社科等有关部门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就甲骨学这个大体系来讲,有高等院校专业 专职人才研究和社会层面专职或业余研究人才的群体组成,对当代甲骨文研究与发展无疑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对于我个人来说,由于早年受到家乡安阳殷墟遗风的熏陶和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自小就对甲骨文非常喜爱、着迷,后来就直接进入到甲骨文的系统学习、研究和交流与推广中,传承也成了我的心愿。间与已故的上一代董作宾、胡厚宣、饶宗颐等甲骨学大家相交相学,也与当代的刘一曼、宋镇豪、张道森等甲骨学名家亦友亦学。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生活的大不部分时间就投在绘画和甲骨文上, 着重从甲骨文书法艺术实践与创新、甲骨文书法及其艺术文化内涵 层面入手,在甲骨文的海洋中迎波而进。我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党校、北京康有为故居、纽约联合国总部等处举办个人书画展和联展,也被应邀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文化大学、法国戴高乐图书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加拿大中华文化中心、新加坡文艺中心、日本书道院、韓国美术院、安阳学院等讲学,组织甲骨文书画笔会和展览,出访欧美20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国际性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在这几十年中,我亲身感受到了甲骨文研究与传播的重要性,也深感甲骨文发展与推动的不足。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特征,甲骨文的研究、传播、推动也是要与时代发展脉搏相融合,避开不足,做出优异成绩来,冀望更多的甲骨文爱好者和专业专职人士能够参与进来,团结起来,促使甲骨文的研究春天能够春风如意。

当前,我除了一些常态的甲骨文书法及书画艺术创作之外,也有一些选题比较大的甲骨文艺术创作计划。譬如,以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形式对甲骨文刻辞中出现的“十大贞人——宾、彭、何、争、㱿等”进行绘画造像。这虽然是一个绘画的创作过程,但却是一个对甲骨文要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甄选、构思、研究与实践的再升华过程。最起码,我认为,这是对甲骨文进行艺术文化性再创新开了一个先例,期以更多同好者关注为盼,也算做是我对甲骨文的艺术创新一个展望吧!

No.2

郝 :刚才魏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收获颇多,杨老师您有传统文化底子和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洞察能力,那就从甲骨文的传承与展望方面谈一谈,能给广大甲骨文爱好者和专业专职人士有个启思。

杨 :好的。其实刚才我们与德高望重的魏老师在交流探讨过程中,获知不少的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看着许多珍贵的图文资料,翻着许多厚厚的书册工具,我真深感到老一辈甲骨文学者们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甲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已有定论的“甲骨四堂”“甲骨四少”到如今的“甲骨五老”“甲骨七领军”“甲骨九新秀”,再到我提出的“甲骨十杰”“甲骨五十人”和“甲骨五百家”等,无一不显示出这120多年来甲骨文无限的文化魅力和无穷的智慧源泉呵。

我从事甲骨学研究和甲骨文书法的艺术实践,是在传统的水墨书画艺术创新和对上古文化研究基础上而展开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魏老师那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是从他们的许多著述和言传身教中汲取了不少,譬如我的恩师刘先锋先生,以及我的学业请益师杨鲁安先生、何裕先生、高增安先生等。

笨鸟先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我在不敢马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以期对甲骨文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故此,我通过研究提出了“甲骨文非卜辞说”等观点,在互联网大发展时期,我把甲骨文、金文以书法艺术形式用区块链推向全球,尽己微力,阐发微言,以期努力推进中国甲骨文播化世界工作,倡导甲骨文全球化、国际化、普识化、普及化“四化观”。当然,在甲骨文国际化的传播与推动方面,魏峰老师、宋镇豪老师、张道森老师,以及张大顺先生、崔学路先生等已经为我们后学开创、探索出了一条路,这条路是大路,是正路,更是大道,需要我们继续的相承下去。

面对体系较为庞大庞杂的甲骨学,要做的事情,要做的工作很多,甲骨文的学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创新要紧密结合,要高度融合,毕竟古老的甲骨文字是从书写契刻中产生的,没有毛笔书法的书写实践那是不行,电脑的文字映现是不能替代人的能动性灵活书写性的。虽然是新时代新机遇的全球化发展时期,但是有的传统是绝对不能丢弃和毁弃的,推陈出新是有原则的。至于在人工智能时代,甲骨文的数字化、AI场景化的发展是必须的,视频讲学授课也是必要的,我想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期以每一个人都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若能做出复合型人才的状态那更好,天人合一,物我合一,需要在跨界多科并进中为甲骨文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来!

No.3

郝:魏老师、杨老师,好,您两位谈的都很精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媒体人来说,我将继续做好甲骨文的传播、推广工作,在前几期“甲骨文书法展”基础上扩大范围的争取线上线下举办,把老师们的艺术风貌、文化思想及生活情趣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国粹瑰宝,紧跟新时代的文艺方针,着眼国际视野,期许海内外更多的社会有识人士能够支持甲骨文的发扬光大。 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