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五育”并举 融合育心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与新方法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5-17
导读:阚丽莹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下大力气做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2024年

阚丽莹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下大力气做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各项政策接连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部署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要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这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到“五育”当中,对于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以德育拓展“心育”的深度,促进“以德育心”

德育作为思想道德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心理育人工作的价值导向。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等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健全的人格。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应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设计和开展。把德育涉及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互交叉融合,充分利用德育中的课程、科研、文化、服务等育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班团建设等育人活动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实现心理教育与德育实践的融入和创新,最终将德育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以智育拓宽“心育”的广度,促进“以智慧心”

智育侧重学生智力开发和知识传授,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是心理育人工作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智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育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能力,这个过程本身就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良好的智育能够促进个体心理活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品质支持。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系统中最贴近学生的一线工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习惯、动机、人格特质等,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等形式,优化其情绪智力,更好地做到以情化人、以情育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控制情绪,明确自身需求,提升自我认知,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以体育提升“心育”的效果,促进“以体强心”

体育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心理素质培育的准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动力,是开展心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其中所包含的顽强拼搏、团队合作、崇尚荣誉等特质,有益于培育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体内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进而消除负面情绪,增强心理稳定性。

作为辅导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宣泄、对抗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强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促进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强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以美育丰富“心育”的形式,促进“以美润心”

美育的基本内涵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养料,是心理育人工作中培育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美的艺术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能够创造美,满足审美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心灵。美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重视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

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积极的审美情绪,不断熏陶、启迪学生的心智与心灵,从而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和谐,教会他们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提升心灵美,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五、以劳育拓宽“心育”的厚度,促进“以劳健心”

劳育以实践的形式将学生的客观认识和主观世界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是心理育人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是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辅导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企业、乡村,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获取真知,磨炼意志。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进行强化,在动手实践的艰苦劳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最美丽、最崇高的劳动观,获得受益终身的心理资本、精神财富。

德育明确方向,智育增长知识,体育强身健体,美育塑造心灵,劳育磨炼意志,心育则贯穿其中,维护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在优化改革的全过程中,要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保证心育与五育双向促进,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辅导员是心育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保障,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五育+心理育人”的协作思维,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自身成长发展需求和社会国家期待有机融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