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时局 > 正文

络学创新,薪火不熄,揭开吴以岭教授“络病探秘”之路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2-28
导读:络病学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创新络病学说,对推进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临床辨证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自汉代仲景之后直至清代叶天士方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这一络病重要病机概念后,络病的丰富内涵及临床价值并未得到关注和研

络病学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创新络病学说,对推进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临床辨证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自汉代仲景之后直至清代叶天士方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这一络病重要病机概念后,络病的丰富内涵及临床价值并未得到关注和研究。所以,吴以岭教授毅然选择了“络病探秘”之路。

在2004年,185万字的《络病学》专著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建立。专家评议认为,该研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006年至2015年,经过10年研究,吴以岭教授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并指导了心脑糖(肾)等血管病变防治工作。其中,“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还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继脉络学说之后,吴以岭教授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了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系统阐述了气络病变的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原理,并完成了《气络论》专著,重点探讨了气络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三大系统相关性及气络病变常见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对三大系统疾病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络病研究40余年,吴以岭教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再到“气络学说”,搭建完成了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先后出版的《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中医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吴以岭教授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十分关注临床实践。他带领团队深入临床一线,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不断完善络病治疗的方案和方法。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在患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近期,“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影响因子120.7分)上重磅刊出,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称赞:这个研究设计过程严谨,结果证实安全有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

此外,吴以岭教授还积极推动络病学术的广泛应用,先后建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同时建立了加拿大、美国、欧洲络病学会。据悉,在2月23日至25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召开,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在此汇聚、碰撞,为中医络病理论创新转化的“无人区”发起冲击,提供“加速燃料”。

现在,吴以岭教授在络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吴以岭教授的带领下,络病学会继续发扬光大,为全球患者造福。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2 十安热线 版权所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2020037269号 返利APP返利软件电影<报废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