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深圳AI引擎,华为(福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提及。我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人工智能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产业化纵深发展。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据行业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总缺口达500万,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仍存在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
华为携手中软国际,助推福田人才培养进阶
4月25日上午,由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深圳市智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华为(福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华为福田人才基地”)揭牌仪式在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第十二届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高峰论坛”上成功举行。
深圳市福田区科技与创新局副局长肖广锋、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CEO田晓杉、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深圳总经理杨军、华为云深圳副总经理刘宇鹏、华为深圳政企福田业务部总经理封志强、华为云深圳生态运营部部长杨晨曦,共同出席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在致辞中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需要有大批高素技能专家和能工巧匠。
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除了必备的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之外,人工智能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则是保障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根基。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福田区在推进数字产业化上布局已久,早在2019年,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就与华为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华为云福田人工智能及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华为云福田创新中心”)。通过技术赋能、联合创新、培育人才等方式赋能福田科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福田区科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在通过2019-2023四年的成功运营后,截至2023年已经成功赋能176家企业、9个产业集群,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
孵化专项人才,解人工智能行业之渴
2024年全国两会有关“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和提案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有哪些“打法”、人工智能将会给产学协同带来哪些契机等,一系列命题的提出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变革提供了诸多思路与方向。
着眼深圳。2023年5月31日,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加强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业人才竞争力。
华为(福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将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打造深圳市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示范标杆,与华为云福田创新中心双基地强强联合,形成“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模式:华为云福田创新中心通过赋能产业链升级牵引人才需求,进而通过华为福田人才基地带动人才链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为福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为福田人才基地还将通过重点孵化人工智能领域专项人才,为高校、开发者、职业从业者及企业管理者提供职业认证、开发者认证、高级研修班、产教融合服务等,为福田区产业构建完备的数字化人才培训/认证体系,满足产业链升级过程中的高质量人才需求。
“1+2+4”体系 走出深圳“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福田路径
作为唯一具备全栈自主创新能力的云服务厂商,扎根深圳的华为云,依托其深厚的技术优势、平台生态能力,以及过往赋能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在产业政策的牵引下,自2019年开始积极与深圳各城区牵手合作,共同走出了一条具备各区域发展特色的”AI路径”,为助力深圳成功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发挥了关键作用。
依托政策,过去一年,华为云与深圳各城区紧密合作,并聚焦算力服务、场景应用、技术落地、产业创新等不同维度,走出了一条符合深圳各区域AI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路径”。
在福田,华为云福田创新中心制定并发布了新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6),围绕1个中心、2类平台、4链协同的“1+2+4”体系展开。以升级后的华为云福田创新中心为核心,打造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一方面将数字产业化,集合鲲鹏、鸿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从技术底座解决自主创新问题,另一方面将产业数字化,让多边缘多终端的智能互联创造更多新商业价值。通过双平台联动,推动产业链、生态链、创新链、人才链4链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优存量,围绕创新链托增量,打好“强链、补链”组合拳,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生态链和人才链。
未来华为云将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的战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扩大人才数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丰富“人工智能+”的人才队伍,与福田区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专项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